【试题】
2014年12月20日据报道,市场咨询公司益普索(IPSOS)最近对20个国家的一项调查显示,71%的受访中国人表示会根据自己拥有的东西衡量个人成功,这一比例明显高于其他调查国家的反馈,比排名第二的印度高13个百分点。此事在网上引起热议。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综合分析]
“金钱等于成功”的直接表征便是“金钱崇拜”的狂热,把金钱的多少作为个人成功与否,成功大小的标志,在现实中也确实存在。以至于“千里当官只为财”或者“我将来要挣很多的钱”,成为很多人的梦想。被穷怕了的中国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焦虑而饥渴,以至于被金钱弄得心力憔悴而少了一些淡定。
其一,“金钱等于成功”表明社会价值观出现偏差。都说有“钱不是万能的”,故而金钱也无法作为成功的标志和社会价值的标准。然而现实却是,“没钱是万万不能”的,金钱的高认同和崇拜,导致了社会价值的变异,其实质并非全如表面那般简单。“金钱等于成功”有现实表达,才有整个社会的价值认同与追随。事实上,正是金钱所能发挥的巨大作用,才使得人们对其过度倚重,价值观的表象背后,实则为社会规则出现了状况。
其二,要辩证看待“金钱等于成功”这个命题。如果是在一个规则透明而公正的社会环境里,有很多红线无以僭越,有很多底线坚如磐石。相反,若是没有红线和底线,金钱就可能主导和左右一切。比如有钱可以获得权力、地位和名誉,有钱可以比别人得到更多的特权和例外,甚至可以成为“法外之人”,那么金钱就会成为成功的风向标。有人说,金钱买不来自由,有人却可以靠其减刑或者逃脱处罚;有人说金钱得不到尊重,有钱人却处处受到欢迎,甚至成为权力者的座上客;有人说有钱得不到健康,但事实上他却可以在医疗资源紧张的情况下,获得优质的服务,其他如教育、保障等等,富人和穷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权利上的差距也是天壤之别。
其三,现实国情推动“金钱等于成功”心理的形成。国人由生到死,无一不需要金钱保驾护航。出生时的住院费,奶粉钱到求学阶段的各种培训班、辅导费,人生各个阶段的衣食住行,尤其是食品和住房,无一不让人们为了这些疲于奔命。2013年第4季度,中国人民银行在全国50个城市进行了2万户城镇储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6.5%的居民认为目前房价“高,难以接受”。由此可以看出人们对金钱的寄托感。金钱在当今社会能够给予人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在物质满足的前提下才能够谈及精神追求,因此在物价飞涨,衣食住行的基本要求得不到满足的现实下,对金钱的极强烈的认同感也不难理解了。
[启示]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一个民族同样不能陷入金钱的泥潭。金钱至上的价值娟是一种扭曲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犹如一种毒药,侵蚀着人们灵魂。如果社会多数成员都对以金钱为核心的“成功学”如痴如狂,不免有些令人担忧。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金钱至上的价值观与我们大力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背离。
[措施]
如果说“金钱等于成功”是种心理病,自然也是种社会病。若不能找到其背后的真正原因,道德抒情或者价值倡导,就很难达到治本的作用。一度以来,价值走偏之所以得不到矫正,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没有找着治疗的思路,从规则建设和社会治理的高度去推行,才能在价值塑造中找到方向。
除了强化精神和道德建设,关键要进行社会规则的维护,实现社会最基本的公平,让“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成为事实,给金钱去魅之后,对于金钱的崇拜才会降温,社会价值才会变得多元而丰富。
而且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和共同努力。全体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主流媒体要爱憎分明,不能是非善恶美丑不分;要尽快建立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制度机制;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之中,在全社会真正形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