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广州市民政局网站消息,从16日起市福利院“婴儿安全岛”暂停试点。广州市“婴儿安全岛”试点自1月28日启动以来,截至3月16日早上共接收弃婴262名,市福利院接收弃婴的能力远超预期达到极限。
广东首个“婴儿安全岛”在广州开设以来,不仅受到舆论高度关注,且受到弃婴者的“热捧”—— 该婴儿岛在启用15天后就接收79名弃婴,如今已经接收到262名,增速惊人,也超过了接收能力。为此,市福利院不得不暂停试点,至于何时重启,时间尚未确定。
对广州暂停“婴儿安全岛”试点,网上出现了三种声音:一种认为,有关方面要做就做好,不应该一会儿开一会儿关;另一种声音表示理解,认为已超过接收能力不该再接收,否则,无法有效照顾这些脆弱的生命。第三种声音是,暂停之后新的弃婴怎么办?
在笔者看来,广州“婴儿安全岛”既然是试点阶段,无论做出何种选择皆属正常。何况,试点暂停之后,该市福利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如对接收弃婴进行护理、治疗及分流、收养等。而且,暂停试点之后,对新出现的弃婴也做了相应安排。
其实,广州“婴儿安全岛”接收能力达到极限是一面“镜子”:其一,照出了整个“婴儿安全岛”资源匮乏。如果各城市多建几个“婴儿安全岛”,显然,弃婴就不会集中到一个地方。
其二,照出了我国保障婴儿权利的安全网络没有织密。显然,家庭是保障婴儿权利的第一“安全岛”,国家是第二“安全岛”,地方政府是第三“安全岛”,社会是第四“安全岛”。当一个家庭不能负起责任时,国家理应“接棒”,通过建立福利保障体系和救助体系保障儿童权利,当家庭与国家责任没有尽到时,压力就转移到地方政府和社会。
其三,也照出了有关方面最初预估严重不足。此外,这面“镜子”也照出了我们的法律法规以及执法部门在打击恶意弃婴方面力度不够。
广州“婴儿安全岛”试点不足两个月便暂停,却也给了人们颇多启示,希望这些能让有关部门吸取经验教训,以便做好日后的工作。同时,广州试点暴露出的一些社会问题更应引起国家决策部门的重视,以便完善儿童福利保障和救济体系,不让每一个弃婴被“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