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在于,公众对年底“突击花钱”的高度关注甚至质疑,在于日常公共财政支出的不够透明,不够公开。一旦有了不同于以往的支出规模,就容易心生疑窦。如果公共财政每一分钱的使用足够阳光,其运行都完全在监督之下,这样的支出就能够有说服力,经得起检验。
所以说,“突击花钱”问题的实质,不在“突击”上,而在于日常花钱的监督机制上。年底“突击花钱”问题之所以老是被“聚焦”和“放大”,正是因为一些部门单位大笔花钱“不透明”,才让年底财政大额开支成为众矢之。如果那些需要年底“突击花钱”的单位和部门都主动“拉开窗帘”、“打开窗户”,名正言顺、有理有据地花钱,媒体及公众还会有那么多的疑问吗?还会穷追不舍声讨“突击花钱”行为吗?